自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商州区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已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4轮,专项机动巡察1轮,共巡察单位41个,发现问题207条,移交问题线索65件,现已办结27件,处理干部30人,其中提醒谈话6人,诫勉谈话7人,立案5件,党政纪处分9人,移送司法3人。
强化宣传动员,充分做好准备。巡察组在进驻被巡察单位前,收集有关情况、制定工作方案。正式进驻后向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通报巡察任务和工作安排,召开巡察动员部署会,传达中省市巡视巡察有关精神,将巡察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向被巡察单位传导;起草巡察公告,明确巡察时间、对象、内容、方法和举报方式,在被巡察单位张贴,在电视台进行滚动播出,在商州区纪检监察网站发布,将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广而告之,不断扩大群众知晓渠道;对被巡察单位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等进行梳理归类汇总,确保巡有目标、察有方向、打有靶子。
加强措施保障,确保取得实效。成立专项巡察组,由正科级领导担任专项巡察组组长,同时从巡察工作人才库中抽取纪检、组织、审计、财政等专业人员组成巡察组;畅通举报渠道,安排专人负责接听来电,并将举报内容进行分类归档,对巡察期间发现的重要问题线索,经组务会梳理研判,提前移交区纪委调查核实并处理;巡察人员深入镇村,找贫困户开展“点对点”谈话,务求巡察更精准;巡察组采取对村巡察的形式,召开动员会,驻村蹲点,召集贫困户开展“面对面”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畅通渠道来源“接”,专项巡察“找”等方式,拓宽脱贫攻坚问题线索来源,确保专项巡察取得实效。
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巡察力度。针对被巡察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准确把握不同部门的行业情况,找准各单位的具体问题,紧扣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对照“八看”内容,动真碰硬查找问题,细致缜密发现线索;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突出“关键少数”,认真分析、深入了解反映脱贫攻坚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巡察单位;紧盯惠民惠农政策落实、“雁过拔毛”“小官巨贪”等问题不放,着力发现在脱贫攻坚中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截留、挪用、贪占扶贫资金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查处了杨斜镇民政干部苏某某侵吞、冒领、克扣群众各项惠农资金和为群众办事收受现金的问题,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
坚持从严从实,聚焦问题整改。每轮巡察结束后,对巡察发现的重点问题、典型问题,进一步梳理,形成专项巡察报告,及时向被巡察单位进行反馈,督促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按期上报整改成果;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巡察组采取现场督办,限期整改的方式,督促立行立改,最大限度发挥巡察震慑作用;对巡察期间收集的问题线索,实行台账式管理,建立销号制度,办结一件、销号一件;对涉嫌违反六项纪律的问题线索严格按照程序移交纪检部门查处,对重大的问题线索,实行提级办理,直接移交区纪委直查快办。对沙河子镇商洛市维秦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白芨种植过程中涉嫌套取产业扶持资金的问题,给予沙河子镇副镇长陈某某等五名干部未正确履行职责受到政务警告处分。这些扶贫领域案件的办结,在干群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扩大了巡察震慑作用。
完善制度建设,健全防控机制。通过专项巡察,针对发现的脱贫攻坚领域的腐败易发多发风险点,督促相关部门深入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全面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解决问题,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建立一套机制。围绕扶贫领域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要岗位,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建立相关制度,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常态化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根据存在问题,出台完善了《商州区扶贫工作日制度》《商州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
[网络编辑:admin]